Page 61 - 《中国民族建筑》2020新春特刊
P. 61
仪式等。这就需要探究反映中国地方本 价值转向 大的现实意义,而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土建筑本质的环境因应特征,进而尝试 随着建筑学科的发展,代表着国 关系,也为今后建筑的发展提供更多的
保留住一个地方所特有的建筑文化“基 家、民族历史身份的官式建筑或近于官 可能性。
因”,并将之植入新的本土建筑特征中。 式的地方建筑大都已有法律保护身份,
眼下的严峻问题是,许多村落地 但量大面广的乡土建筑在城镇化和工 2.3 当代建筑本土性的认知来自
方在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中,本土建 业化的影响下,正以极快的速度改换原 于乡土民居地区性
筑精华并未真正保住,改造却又进退失 貌或趋于消失。本土文化自信丧失导致 对聚落(包括城市和乡村)本土性
据,结果使单体和聚落均被搞得面目全 乡村建设风貌异化,一段时间以来,乡 的直接认识来自于对乡土民居的地区特
非,载体没了,传承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村建设滋生了空间商品化、生活城市 色的研究,传统民居具有强烈的地区特
根本症结就在于对传承的对象和方式 化、文化异质化、风貌趋同化等失当做 色,即因地区的不同而拥有不同的整体风
没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因此,迫切需要 法 :传统乡土建筑被拆除,现代结构加 格,同一地区民居群的内在相似性和不同
探索在理论上有前瞻性,在实践中又切 涂脂抹粉打造的新农村,使得本土元素 地区民居群的外在相异性构成了地区性
实可行的研究和应用途径 。 正在消失,“乡愁”无所安搁。当代建 “共性一个性”一体两面的辨证统一。
筑学者在看到这一现状之后,将学术研
3 为什么在乡村聚落语境下研
1.2 小结 究从大传统转向小传统,从大历史迈向
究本土建筑
对于“乡土——乡土主义——地 小历史,学术价值转向乡土民居研究。
区性——全球化与本土化”系列相关理
3.1 广义建筑学的启示
论,按照对建筑学者所提出概念的归纳 2.2 乡土建筑自身数量多、延续
乡土聚落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在成
整理和上面这些介绍,我们可以概括地 性强的特点
熟而稳定的社会形态中,聚落的建成在短
认为这些概念逻辑上按照从具象到抽 作为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中国
时间内可直接反映出,聚落营建的种种关
象,实践上按照出现的先后形成系列具 农村存在着大量浸透着乡土智慧的本
联性要素 :如秩序感、权力的布控系统、
有本质上的连续性和相似性。 土民居,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文化财富可
集体的纪念与精神空间共同防御功能等
同时他们在概念的界定上又有很 供挖掘。尤其本土民居对功能和材料的
等。人类在绝大多数场合下是聚而居之,
大的重合之处,本土化包含了乡土主义 重视与自然共处的关系,对中国当代建
所以本文提到的本土建筑不是狭义上的
所拥有的传统乡土建筑的一切特征,同 筑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支撑意义。 建筑单体,而是广义建筑学——从人居环
时却并不局限于此。有趣的是建筑的地 中国现处于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 境 概念出发,它包含了单体的房屋、聚
区性也从来没有被确切的定义,没有指 并置的阶段,而村落中乡土文化具有比 落构筑环境以及与此相对应的社会活动。
出确切的边界在哪里,而是不断的变 城市更稳定的延续性 ;相对封闭偏远的 同时,原本我们在探索本土建筑与
化,它如同变色龙总是可以调整自身以 农村城镇化进程远未完成,传统技术手 自然的关系时,是以自然—环境—建筑的
适应周围的物质文化和政治环境。 段及其适用的村镇生产力条件短时间 一种逻辑关系,若以建筑所处的聚落和聚
内还不那么容易被取代,本土营建语汇 落所处的环境为研究对象,也就是将逻辑
2 为什么在乡土语境下研究本 在师徒传承的模式下口口相传,本土文 关系整合为人居环境—建筑,则本土建筑
土建筑 化也在村落以三缘(血缘、地缘、亲缘) 与自然的关系从间接转换为直接,所得的
关系的社会结构中延续 ;对乡土建筑文 研究结论也更为直接与客观。
2.1 乡土现状导向下的当代学术 化和乡土建筑技术的研究仍然有着极 3.2 本土民居研究价值转向
www.naioc.org.cn /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