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中国民族建筑》2020新春特刊
P. 27
美国也为刺激旧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的 当人们在对适应性再利用的项目 建筑的生命周期,认为应该选择正确的
发展出台了优惠的税收政策 ;90 年代, 进行决策的时候,根据具体环境、项目 时间点进行人为介入,并且在此基础上
各类博物馆改建项目百花齐放,对于改 背景的不同,可能会产生适用于不同情 又发展了 AdaptSTAR 模型,对设计策
造的不同理论也在此刻进行了激烈的 形的方法。例如,由一个欧洲研究小组 略做了权重列表以指导新的设计项目,
思想碰撞。 对办公建筑提出的 TOBUS 模型,专门 但它忽略了大部分历史建筑已经错过
(二)国内建筑适应性再利用发展 帮助管理者对办公建筑的概况做出诊 了介入的最好时期这一现实。
由于我国发展落后于西方国家,上 断和评估,进而提出改造意见 ;Love 下面将通过对世界范围内已有的
个世纪八十年代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才 and Bullen 则将关注点聚焦在了现存建 一些保护实践中所运用到的具体决策
在我国开始出现。在中国,对遗产价值 筑的环境层面上,建立了 NABERS(澳 模型的介绍来展示影响决策过程和结
较高的历史建筑的保存或改造项目往往 大利亚既有建筑绿色建筑评价系统), 果的各种因素以及做出决策所应该经
由政府部门主导并作为资金来源,这一 但它只适用于独立的建筑,而无法将不 历的一系列步骤。
点的好处在于能够保证保护政策和措施 同建筑进行比较和评级,另外也没有考 (一)基于访谈调研、数据分析的
的实施。普通的既存建筑的改造活动则 虑历史社会和艺术层面的因素 ;除此之 决策模型研究
更多地被私人企业或组织所重视,但往 外,仍然是澳大利亚学者建立的 ARP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遗产建筑的
往由于对经济利益过于看重而忽略了对 (适应性再利用潜力)模型深入研究了 保存众说纷纭。一方面,遗产建筑保存
其历史价值、社会文化价值的保护。
(三)国内外比较
与国外的建筑适应性再利用实践
相比,我国在这方面仍没有形成完整的
体系,主要表现在 :
(1)法规、政策不完善 ;
(2)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 ;
(3)改造项目仍更多地以单体形
式进行,缺乏与周围的联系 ;
(4)对既存建筑的各方面价值缺
乏认识,更多注重经济利益乱改乱造,
导致对原真性的破坏。
四、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的决策
模型研究
决策阶段往往把握着一个项目成功
与否的命脉,而在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项
目中,决策阶段常常包括对项目的筛选、
对新功能的选择和对具体策略的制定。
www.naioc.org.cn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