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中国民族建筑》2020新春特刊
P. 26

也参差不齐,难以体现古建精品风韵。      中国民族建筑

           由于创新性的民族建筑或明显增加造价,除了政府规划打造的民族风格的地标建筑外,其他建筑的  论中国民族建筑的发展

          建设方很难有动力发展民族风格建筑。

                    保护和发展民族建筑,也就是保证“中华特色人居环

                   境和民族魂根”的历史延续。推动民族建筑的持续发展,

                   是中国建筑人的历史使命、民族使命和国家使命。实现民

                   族建筑的持续发展,可通过纳入国家文化战略、深入系统

                   挖掘价值、理论体系建立完善、构造工艺研发创新、复合

                   民建人才培养、规划松绑设计合作、现代民建产业培育七

                   个方面进行组织推动。

                   (1)纳入国家文化战略

                    未来国际竞争的胜负取决于科技的竞争、文化的竞争。

                   相较于文学、绘画、文艺作品等文化载体,民族建筑对于民

                   族文化和科技融合的体现最为充分。广受年轻人喜爱的影视

                   作品,高水平特效能够展现科技,但在民族文化特征的表现

          关于民族建筑发展的

                   力方面远逊于建筑。而且,建筑本身就能够把绘画、雕刻等

               若干建议  文化载体融为一体。因此发展民族建筑对于提高我国未来的

                   文化竞争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2)深入系统挖掘价值,完善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

              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的决策研究



                                25 25





                                            文 / 吴雪婧   (华中科技大学建规学院)





             内容导读 :本文将目光聚焦于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的决策模型方面的研究,先纵向简要介绍了建筑适应性再利用在国内外的

          发展历程,接着分析了世界范围内几个案例中所使用的不同的适应性再利用决策方法,通过横向比较总结出经验与建议,对我

          国未来在旧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的实践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引 言                              二、建筑适应性再利用概述                       表达对历史性遗产的重视,但人们对保

                                                                                护并没有概念,以至于建筑的修缮工作

             (一)选题背景                             在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                 非常普遍但从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在此

             对于既存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的研                  适应性再利用概念的出现是一种必然。                  期间或多或少地浮现出对记录过去的

          究是近年来的热点,纵观已有文献资                   经历了大拆大建的城市留存有大量荒                   渴望,也许建筑保存的思想就在潜移默

          料,人们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在对于适应                  废闲置的建筑资源,其物质生命周期与                  化中萌芽 ;18 世纪的德国率先重视起

          性再利用的具体设计方法的讨论与案                   功能生命周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拥有                  建筑的历史性 ;



          例的解读上。事实上,作为一项对城市                  亟待发掘的经济价值、历史价值、文化                     (2)发展与挑战 :19 世纪围绕历

          历史、文化的存留有着重大意义的建筑                  价值和生态价值等。由于原先的功能已                  史建筑的修复原则各方各派展开了激

          问题,适应性再利用的决策过程同样应                  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往往需要为                  烈的辩论,同时,开始陆续颁布针对建

          该得到关注。现今大部分改造项目的决                  其匹配新的城市功能以获得新生。作为                  筑保存活动的法规 ;而到了中叶,“修

          策过程缺乏科学而系统的指导,导致结                  城市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适应性再                  复狂潮”造成了大量历史建筑不同程度

          果的导出主观性过强,而不合适的决策                  利用为既存建筑拓展出新的利用价值,                  的破坏,拉斯金对于当时盛行的“风格

          可能会导致新功能无法与旧建筑相适                   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做出了重                   性修复”提出抨击 ;20 世纪初现代主

          应,即使改造设计做得好,也无法弥补                  要贡献。                               义运动的兴起成为旧建筑命运的挑战 ;

          因为改造方向的错误而造成的价值丢                                                         (3)重视 :1961 年简 . 雅可布斯

          失,从而阻断了旧建筑在新的时代背景                  三、国内外建筑适应性再利用                      发表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提倡人

          下的重生。                              的发展历程                              们关注普通建筑的保存价值 ;1964 年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的《威尼斯宪章》和 1979 年的《巴拉

             通过对国内外决策方法的解读与                     (一)国外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理论                 宪章》第一次在法规条例上为建筑改

          分析比较,总结出科学建立决策模型的                  发展                                 造利用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根据 ;接下



          经验与不足,并且对将来的适应性再利                     (1)萌芽 :早在 15 世纪,欧洲人             来 70 年代的能源危机使人们不得不重

          用项目提供指导。                           就通过书籍记录保留古物形象的方式                   视起旧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 ;1976 年





         20 / www.naioc.org.cn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