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中国民族建筑》176期
P. 42

也参差不齐,难以体现古建精品风韵。      中国民族建筑

           由于创新性的民族建筑或明显增加造价,除了政府规划打造的民族风格的地标建筑外,其他建筑的  论中国民族建筑的发展

          建设方很难有动力发展民族风格建筑。

                    保护和发展民族建筑,也就是保证“中华特色人居环

                   境和民族魂根”的历史延续。推动民族建筑的持续发展,

                   是中国建筑人的历史使命、民族使命和国家使命。实现民

                   族建筑的持续发展,可通过纳入国家文化战略、深入系统

                   挖掘价值、理论体系建立完善、构造工艺研发创新、复合

                   民建人才培养、规划松绑设计合作、现代民建产业培育七

                   个方面进行组织推动。

                   (1)纳入国家文化战略

                    未来国际竞争的胜负取决于科技的竞争、文化的竞争。

                   相较于文学、绘画、文艺作品等文化载体,民族建筑对于民

                   族文化和科技融合的体现最为充分。广受年轻人喜爱的影视

                   作品,高水平特效能够展现科技,但在民族文化特征的表现

          关于民族建筑发展的

                   力方面远逊于建筑。而且,建筑本身就能够把绘画、雕刻等

               若干建议  文化载体融为一体。因此发展民族建筑对于提高我国未来的

                   文化竞争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2)深入系统挖掘价值,完善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

                                             法清洁的最大优点是在将有害水溶盐                   基修复材料时,需综合考虑保护对象、

                                             和无保存价值的污垢等清除的同时,不                  气候环境等因素。另外需要更正的观念

                                25 25

                                             影响砖石表面的色泽、质感等古锈,避                  是,石灰本身尽管是一种软弱的材料,

                                             免高压水清洗(所谓湿法)导致的泛碱、                 经过特殊配合混合及合适的环境下,石

                                             损伤等。                               灰材料可以达到类似混凝土的强度。





                                                 2.3 石灰基保护材料                    3 评估与监测

                                                 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水泥、合

                                             成树脂等材料不适合劣化的文化砖石                       目前,我国建筑遗产的监测对象

                                             材料的修复保护,替代材料宜为不同类                  主要侧重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

                                             型石灰(气硬性石灰、水硬性石灰等)                  遗产地,监测工作的重点是记录本体现

                                             等配制的修复剂、粘合剂等。在特殊的                  状、环境参数、自然灾害、游客数量等。

          图 4 主动式热红外勘察原理及图像                  材料如生土建筑、石灰岩等的保护中,                  对各地历史建筑的监测主要侧重结构

                                             天然水硬石灰、无水的微米 - 纳米石                 安全,而对其所进行的保护修缮后评估

                                             灰等在目前的研究实验阶段表现为一                   与监测尚为空白 ( 图 8),更没有系统

                                             种理想修复材料(图 7)。在使用石灰                 开展对监测数据的分析,以用于指导今

          须小心谨慎。“健康而非绝对干净是目

          前国内外清洁追求的统一目标”。近年

          来,我国自主研发了一系列基于“少干



          预、无损、有效、生态”原则的一系列

          清洁材料,在大型历史建筑保护中逐步

          得到应用。例如一种水性缓释的革命性

          的脱漆膏,可以脱除几乎所有历史上存

          在的有机涂料。该脱漆剂的优点在于高

          效、零 VOC、 绝对中性、对砖石木等无

          腐蚀性、且 100% 可降解。现已在上海

          等地的砖石建筑保护中得到很好应用。





             2.2 敷贴法清洁

             敷贴法清洁是指将清洁糊状剂(预

          制或现场配制)贴在砖石等多孔无机材

          料表面,将污垢及水溶盐等吸附出来,

          达到墙面清洁的一种方法,俗称“干法”

                                             图 5 同济大学历史建筑中心实验室 2014 年 8 月开始为阐明屋面苫背材料对屋面耐久性

          清洁。敷贴法清洁材料包括无损排盐纸

                                             的影响而进行的不同苫背材料植物生长实验(左);同济大学历史建筑中心实验室 2015

          浆、表面活性浆、清洁橡胶等等。敷贴                  年 11 月为安徽宣城广教寺遗址的保护所进行的“软盖层”保护自然实验研究(右)





         36 / www.naioc.org.cn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