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文化About us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文化
钧瓷文化发源地——禹州市
添加时间:2021-01-11  


建筑是文化信仰和美学思想的融合,禹州是儒学思想和道家理念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所以,禹州的建筑契合了儒学的“中庸”和道家的“天人合一”,也就是中轴对称和与大自然的完美融合,从视觉上给人以平衡的美感,在感情上给人以陶冶的愉悦,这种建筑理念是中原建筑乃至“中式”建筑的特点。

然而,古老的禹州经历了太多磨难,底层人民困顿的经济、特殊的地理和另类的审美,使现实中的民居在保持房屋结构对称的同时,又实行了非对称的建筑布局,这种布局除视觉审美、传统思想外,又融入了神秘的风水文化,所以,禹州的建筑在整体上遵守着中式建筑的规范,在具体实践中又有自己独有的建筑特点。


一、传统民居

禹州地处中原的心脏,地势从东南到西北渐次升高,平原、丘陵和山地各占三分之一,然而,从两一个角度看,禹州北有具茨山,西有大鸿寨、南有三峰山,东面平原,禹州其实是半框式构架,这就造成了禹州民居的多样性。传统建筑包括各式窑洞,各式瓦屋,石板房以及现代平顶房。

窑洞主要分布在禹州西部的鸠山镇、方山镇、文殊镇、磨街乡等,由于禹州土质松软,土原分布零星,所以窑洞分布散落,全部是单层结构,洞顶若有平地则做为晾晒场地,根据土原方位,窑洞朝向四方均有,禹州窑洞一般狭窄、低矮而深邃,门侧很少开窗,禹州土原大都分布在山岗半坡,窑洞都处在地势较高的位置,所以禹州窑洞内部阴暗而干燥。


砖瓦式建筑呈现多样的特点,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种基本类型:即普通民居、三合院、四合院、窑房院。禹州农村绝大部分普通民居都采用非对称式建筑布局,主房右侧有厢房,左侧是空地,为人们的生活留出足够空间,使整个院落显得十分宽阔,在院落的左下角是狭小的厕所,便于清理卫生,院落大门略微偏右而不能正中,以免为路人泄露隐私,普通民居的这种布局从风水文化上有更深刻的内涵。


石板房的墙体是石块,房子的“瓦”就是石板。禹州西部鸠山镇、磨街乡,北部浅井镇,苌庄乡五坪村等山区分布有这类房子。石板房是禹州西部山区建筑的一大特色,显示出古朴的建筑结构和朴素的生活状态,目前留存较少,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


神垕古镇

禹州西南部的神后镇是钧瓷文化的发祥地,历代文物遗存和民间文物收藏十分丰富,老街两旁鳞次栉比的古民居无论名字、历史、建筑都是神后的一大传统特色。这些民宅的第一大特点,都是一进三或一进五的“深宅大院”,一般是前店、中居、后烧制的格局,每个院落人口少则数十口,多则上百口。第二大特点,大多数院落都是以一个姓氏聚居,这是因为历史上多次战乱和自然灾害,人口大幅减员,从明代开始的多次移民,经过几百年的繁衍生息,大都成为大户人家,每个院落一个姓氏,因此,大多数宅院都是以姓为院名,如白家院、霍家院、温家院,辛家院等。第三个特点是建筑结构复杂,艺术性很高,一般人家都是深宅大院,望门富户,均是门第高大,布局对称,雕梁画栋,砖雕、木雕、石雕细致精美,是明清式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

二、传统村落

禹州市目前有4个国家级传统村落,36个省级传统村落。国家级传统村落张得镇张西村,是汉留侯张良故里。张得镇又称张德寨。该寨北望三峰山,西瞻龙山,南依城父岗(又称栎松岗),三山相护。该寨初名韩里,是张良祖上五世相韩的封地。两汉时,当地人感念张良及祖上的功德,将地名改为张得。寨中面积约1平方公里,聚落呈正方形,南北主街一条,长0.7公里。寨内26条街巷纵横交错,呈棋盘格局。寨内房舍,多明清建筑,砖木结构,布局严整。寨内“张家大院”、“朱家大院”、“子房寺”、“马王庙”、“谋圣殿”等遗迹尚在。



浅井镇扒村村中最能印证扒村厚重历史的建筑,是坐北朝南的藏金楼。藏金楼是过去的钱庄,庭院里的石榴树足有百余年历史,有许多部分已经腐朽枯烂,与藏金楼青砖灰瓦、铁门石墩相得益彰。村落内现保存有完整的明清民居建筑群,共14个院落,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房屋500多间,布局严谨,有两条东西老街、南北四条古巷。院落均呈南北走向,前后通街,有角门相连,讲究左右对称,是北方典型的三进四合院建筑,又因地就势,设角门、垂花门、后花园,兼有江南园林风格。


浅井镇浅井村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一幢幢青砖灰瓦、飞檐翘角的清代民居建筑,台基抬高,雕梁画栋,梁柱大多使用龙头龟尾格式,屋檐下梁臂上的挂落,房山上的柢头,所雕内容不一,以麒麟、虎、狮猛兽居多,尤其以宋之淦宅院最为明显。革命烈士宋聘三故居就位于该村。


花石镇白北村道路宽敞平整,全村有四纵四横8条主街道,有一条繁荣的商业街和一个大型的集贸市场。村内有包括刘宇墓在内的汉代、宋代、战国、唐代墓葬与遗址7处;望嵩桥、古寨墙、逍遥观、三级提灌工程等古旧建筑3处;主要传统民居群4处,分别是杨氏老宅、耿氏老宅、李氏老宅等。此外,其还有关帝庙、花戏楼、菩萨堂,以及元代冶铁遗址、白沙书院、观音阁、天爷庙、将军庙、府君庙、关羽斩将台等多处古遗迹。

三、宗教建筑

禹州市庙宇宫观众多,著名的有:禹王庙,最初创建于夏代。禹州禹王庙在全国来说,历史最悠久,历代都有修葺,规模越修越大,到明代为鼎盛时期。禹州现存禹王庙有两座,一座在城内,一座在城西南禹王山,也叫禹山,俗名“拉王庙”。城内之禹王庙在古钧台街,今古钧台即其山门,是明代遗存。当时中轴线上有山门、祭殿、正殿、禹池。正殿台基甚高,铺石阶 九级。殿高24米,重檐歇山顶,气势雄伟。正殿两厢有廊庑,廊庑南端有圆门,穿过圆门可进入东西跨院。东院有三贤祠,西院有水德祠。正殿之后有“禹池”,又名“龙池”。池边古柏森森,古槐蟠郁,藤萝盘曲,松竹交翠。其间有奇石,上书“禹池”二字,是游览留影的好去处。


禹王锁蛟井

关王庙大殿为我市发现仅存的元代古建筑,是河南省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处具有明确纪年的元代砖木结构建筑。其砖、木、石构件雕刻精美,制作考究,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为研究当时社会与经济生活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关王庙大殿于2013年入选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伯灵翁庙,也称“窑神庙”,位神后镇区老街中心。据史料记载,始建于宋代,据现存碑文记载,重建于明朝弘治八年(即1496年),一九八六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钧瓷文化的象征性建筑,是神后“钧都”、“瓷镇”的重要标志。


窑神庙

伯灵翁庙戏楼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二层单檐歇山顶建筑,绿琉璃瓦覆顶,前带券门抱厦一间,形成外山门内戏楼的布局。抱厦面阔一间,单庇歇山顶,檐下用五踩重昂斗栱,雕刻华丽。戏楼檐下用五踩斗栱,正心及外拽栱均异形雕饰,雕刻华丽。室内顶部天花彩绘保存较好,柱础石雕精美。


神垕花戏楼

四、会馆建筑

怀帮会馆,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怀帮会馆创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为清代怀庆府(沁阳)的商人在禹州经营中药材所建。会馆南北长120米,东西宽78米,总面积达9360平方米,由影壁、庙门(戏楼)、左右庑、拜殿、大殿构成,座北面南,布局规整,建筑精巧,在建筑艺术上雄居禹州各会馆建筑之首。


怀帮会馆


十三帮会馆

十三帮会馆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禹州市文卫路中段路西。是禹州四大会馆之一,初建于清乾隆年间,是河南内乡马山口药帮、郏县药帮、汝州药帮、商城以及金陵、毫州等地药材商人聚会的场所,统称十三帮,并于同治十年建成。

五、文化建筑

禹州历史上纯文化的建筑丰富多彩,如庙宇、牌坊等。禹州牌坊很多,如“八士坊”、“三士坊”、“五朝元老昭代名臣坊”、“贞节坊”、“左柱国坊”等,记录在案的有六十余座。至今,火龙镇龙池街上还耸立着一座清代贞节坊—龙池花牌坊。龙池花牌坊是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为旌表儒士周国才之妻李氏而敕建。牌坊跨街而建,为四柱三间二层石牌坊,立柱为青石,横枋为红石。立柱前后均有圆雕狮子及基座,并用铁箍加固为夹杆石。宽7米,通高11米。北为经文,南为纬武。檐下用五踩重昂斗栱,顶为红石雕成,脊为红石雕成龙吻花脊。额枋及花板雕刻人物、动物、植物、绶带纹样,雕刻纹样丰富,精美绝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六、亭台建筑

古钧台,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南省禹州市古钧台街中段路北,坐北朝南,分布面积1506.57平方米。钧台的创建年代不详,经历代修缮。现存钧台下为券洞高台,上为面阔三间回廊式重檐歇山琉璃瓦亭榭建筑,是1991年重建。古钧台为禹王庙的山门,相传是夏启举行开国大典的地方,“钧台之享”流传于今,是禹州作为夏都的重要见证。


古钧台

聂政台是纪念战国时期名侠聂政的高台,位于河南省第三监狱内,明正德年间重修。重修后的聂政台,台高9.62米,台阶34级,占地总面积1165.3平方米。聂政台最高处构筑一洞穴,名曰“望嵩洞”,登望嵩洞眺望嵩狱,奇峰突兀,巍峨状观,具茨、箕山更具万马奔腾之势。环绕古城新貌城区的颍河水,千年流淌不息,如泣如歌地赞颂着刺杀降秦派韩相侠累的壮举。

聂政台

禹州作为黄土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作为著名的夏都、药都和瓷都,作为经济交通枢纽,在传统建筑上保存了原始的建筑风格的同时,又吸纳了多种元素,形成了形态各异、种类齐全的传统建筑类型。禹州建筑见证着悠久的历史,见证着禹州人民的劳动和智慧,更见证着禹州人的文化思维和审美追求。禹州传统建筑既以开放的胸怀容纳世界,又保持着禹州建筑文化的独立和自尊,禹州传统建筑文化在中原建筑文化序列中展现独特的魅力和厚重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