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民族建筑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乱拆乱建,给民族建筑保护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以及实施旧城大规模改造,大量民族建筑被破坏、建筑遗产保护面临巨大压力。尽管经过艰苦的努力,一大批民族建筑得到保护、人民群众对民族建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建筑遗产保护的范围和力度不断加大,但更好地发挥民族建筑保护事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地位作用,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如何保护民族建筑,在保护的同时有效利用,特别是在把握民族建筑保护规律基础上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出台并实施切实有效的政策,形成民族建筑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更好地保护民族建筑文化遗产,还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加强对民族建筑保护政策的深入研究,把握保护规律,更好地服务于我国民族建筑保护事业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和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建筑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伴随着文物事业的发展和文物保护工作的加强,许多关于民族建筑保护的法规政策相继出台,为民族建筑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梳理发展脉络,加强对民族建筑保护研究与探索,对于在新时代进一步完善民族建筑保护的法规政策、更好推动和保障民族建筑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发展民族建筑事业,研究和传播中华建筑文化的全国性社团组织,一直以来,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肩负着实证阐释历史,引导价值取向,培育审美情趣的重要职责。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保障“十四五”顺利起航的奠基之年,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组织编写本报告,通过对当前民族建筑事业发展概况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建筑事业的系统梳理和研究,总结我国民族建筑发展的规律,深化对民族建筑学科及学术体系的认识,以便更好地促进民族建筑事业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