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作
(南阳理工学院)
古建筑独特的样态,自成一体的意匠所依,丰富圆满的技术和艺术体系,赋予民族特色的传统建筑的发展等等,必须有专业人才对此进行研究和继承。进而才能对其进行科学的保护、利用和发展。对于古城镇、古街区、古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必须有专业人才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对传统建筑哲学进行深入的学习与研究。对现代城镇以及现代建筑的规划、设计和建造的中国特色的体现,也必须有专门人才对传统建筑的知识予以充分的学习、掌握和实践。如何培养古建筑技术艺术传承人才?如何培养对古城镇、古街区既要科学保护,又要赋予时代功能予以利用,还要在保有其城镇、街区特色的基础上去推动其健康发展以及合理更新的规划、保护、修缮等方面的专门人才?笔者认为必须走大学教育人才培养之路。
前 言
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多个会议上以及所发表的文章中明确表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古城镇、古建筑保护和继承的重视。诸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现在许多城市在开发建设中,毁掉许多古建筑,搬来许多洋建筑,城市逐渐失去个性。在城市建设开发时,应注意吸收传统建筑的语言,这有利于保持城市的个性”。“城镇化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是一种眷恋家乡的情感状态,是远离故乡的游子对故土的思念、对家乡的感情”。
习近平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以及对古城镇、古建筑的保护提出了“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的观点。特别是在2018年5月份召开的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年大会上,提出了“对传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法论。这将成为引导具有中国特色的,赋予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建筑教育发展的指南。
古建筑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容器”,民族文化样态的“活化载体”,精神与价值观文脉继承与延续所依托的“躯体”,中国特色文化要素综合展现的“场所”。古城镇和古街区都是跨越时空、延绵至今的历史生发场合的遗存,是传统人文的舞台,是触摸历史的标志,是寻根问祖情结所系的依托,是新时代与时俱进、奋发向上、健康发展的根基。
一、传统文化与传统建筑技艺传承的教育现状与时代发展的要求
(一)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发展及技艺传承的状况分析
马炳坚先生指出:“几十年来,我国的传统建筑之所以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有些方面甚至出现萎缩、退化现象,主要原因是人才缺乏。人才缺乏的根源是教育缺失。当然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对传统文化的不重视,缺乏文化自信;错误的崇洋媚外价值观和民族虚无主义也是作怪的因素”。
过去的师徒间口传心授的方式,在时代剧烈发展变化的背景下,日渐式微。文化大革命期间将传统建筑及其文化技艺传承作为“四旧”,被彻底摧毁。改革开放之后,建筑企业市场化,不再拥有固定的工人,也不再自我培养技艺梯队,师徒传承制度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对传统建筑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和行业继续教育的坚持,北京和苏州做的较好,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到现在,培养了大量的专门人才,并编撰出了一批优秀的教材(马炳坚《木作技术》,刘大可《瓦作技术》,蒋广全《彩花技术》等)。近十年来,山东、河北和黑龙江的一些地区,对传统建筑技艺传承的专科层次教育也做了不少的尝试,逐渐显现出了人才培育的良好效果。
很多大学里面,广泛地开展了建筑学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但普遍缺乏传统建筑的本科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除了十几年前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大学联合开展了文物保护专业教育,近几年来北京建筑大学、同济大学陆续开展了传统建筑方面的专业教育的尝试,圆明园学会与南阳理工学院联合开展了大学本科五年制传统建筑保护工程专业之外,单独设置专业、开展大学本科层次的传统建筑教育的大学非常之少。
现在的大学本科层次的建筑学专业和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培养目标,都是现代建筑与工业化以后城市规划内容,除了进行很少量的有关中国建筑历史和中国城市历史的教育之外,中国的、传统的东西被严重忽视。根据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层次性所对应的人才规格及其规格服务效应的要求,笔者认为,大学本科层次的具有传统建筑技艺基本知识的人才才是继承传统建筑抑或是发展中国特色建筑的最为重要的力量。
研究生教育中,设置有建筑历史及其研究方向,个别大学里面设置有课题型的古建筑群落保护、民族建筑研究的研究生教育内容。真正系统地扎实地培养更高层次的传统建筑人才的方法手段仍然不成体统。综合来看,由于专业教育的缺失,导致专门人才匮乏的严重问题如下:
1.人才断代和技艺失传。
2.行业不兴,专业模糊,人才职业定位和职称地位尴尬。
3.传承教育与人才培养方法方式混乱,大学缺失相关专门人才培养平台。
4.因人才缺乏,大量的古建筑年久失修、古遗址古城镇古街区破坏严重。
5.对一些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极不专业,对一些复建的街区和群落形成,从规划到设计再到施工以及形成的环境形态不伦不类。
6.现在的建筑教育理念、内容及其培养方案的不周全,引导并导致现代建筑崇洋媚外,没有传统文化元素和民族特色;城乡规划失去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观念。
综上所述,对传统建筑文化、技术艺术的人才教育、存在有普遍虚无主义思想,导致人才匮乏,文脉断裂,大量的传统建筑得不到保护,现代建筑没有特色,仿古建筑不伦不类的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大专院校没有承担起开展传统建筑教育的职能性任务,对建筑学、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的创新发展停滞不前,致使专业教育严重忽视文化自信的要求和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着力开展大学教育培养传统建筑专业人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根据调查,现有大量的古建筑遗存,由于人才的缺乏,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和修缮;传统文化功底深厚,古建筑技术高超,艺术修养淳厚的专门人才十分稀有,大多年岁较高,提供服务的能力有限。人才培养机制不明确,少量的专科、本科层次的培养方式多为试验性的探索;文保单位对应的古建筑保护与修缮队伍的培养也是举步维艰,几近后继无人;古建筑、园林类的学会或者协会,开办的一些学术讲座、短训班等,虽然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是由于不系统、时间短,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基于传统建筑文化的振兴和打造文化自信心的时代需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对传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求,从现在开始,大专院校应该对传统建筑的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予以足够的重视。职业技术类学校,应结合地方传统建筑和民族建筑保护与发展的实际情况,应该广泛地开办古建筑应用技术专业,使得修缮和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及其人才规模得到保证。大学应该结合现有的建筑学、城乡规划、艺术设计等专业,调整更新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体系,使之成为既能够从事现代概念下的建筑与规划设计及其艺术创作,又能在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准确的把握传统建筑的文脉,正确的传承与应用传统建筑技艺的“古今双修复合式”专门人才。
特别是已经开办有建筑学或艺术设计专业的大学,工科大学或者一部分综合性大学,应该设置开办本科层次的“传统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或“传统建筑文化与艺术专业”,以便进行连续的成规模的传统建筑专门人才的培养。研究生教育也要更新观念,加大传统建筑研究的深入度,扩展传统建筑的研究领域,培养出特色鲜明、秉乘传统文化灵魂的传统建筑高端人才。
二、传统建筑的文化与技艺传承必须走大学教育之路
(一)大学具有文化技艺传承的功能优势
大学开展专业教育的创新发展能力强,开展专业教育和培养专门人才的连续性是大学教育的特征。同时,大学便于吸纳聚集人才,容易快速地建设并形成相应专业教师队伍。相对其他机构对专门人才的培养而言,其优势不可替代。另外,大学平台本身对传统建筑文化技艺的研究和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普遍实践与推广应用,能够生发出强大技术支撑的力量和形成厚重的文化氛围;与其他部门合作,借用相关专业的高端人才予以合作办学,培养教师等,渠道和机制也是顺畅的、可行的。至于建设专业实验室、编撰传统建筑教材等,也是大学学科专业建设的基本任务,不存在实质性的障碍。因此说,大学具有文化技艺传承的功能优势。
(二)大学开展传统建筑教育是促进形成传统建筑行业并推动振兴“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业”的保障
当前传统建筑业态多样,对设计和施工生产技艺的要求也是多种多样。可是,无论是修缮保护,还是原址复建,抑或是群落规划与景观匹配;无论是材料构件的生产行业、产业完整性,还是设计施工的协调性,无论是对规划策划的手法选择应用,还是对营造制度的文化把握,都是零散的和片面的。一些从事传统建筑工作的人员,缺乏专业系统化知识和精湛技艺,导致行业萎靡不振,产业链不能形成,修缮保护无从下手,建成品不伦不类。
没有对传统建筑的文化技艺的深度挖掘与传承应用,不能将传统的、民族的建筑的文化元素、技艺制度与现代建筑技术和材料互相渗透融合,“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就不能够普遍呈现。要想解决上述所有问题,关键是培养专门人才。要想大量地培养能够对传统建筑行业具有支撑力量的人才,进而设计建造出“中国特色建筑”和形成全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业”,从现在开始,务必广泛地开展相关专业的大学教育。同时,务必全面审视现有的建筑学和城乡规划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及其课程体系,用继承和创新的观念,改造更新现有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其教材体系。在“古今双修”的概念下,重视专业传统文化的植入,注意技艺传承的准确性和确切性。
三、在大学中广泛开展传统建筑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1.大学的教育资源优势和教育条件的“集聚性”毋容置疑。国家对各高校给予灵活办学的政策和多种自主权,就是为了使得大学的改革创新功能和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特色人才职责性功能得以显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总要求之下,离开中国的、民族的、传统的优秀文化,所有学科专业的人才就只能是没有灵魂的技术机器。“四个自信”中的文化自信的振兴重要阵地是大学,中坚力量就是大学培养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和文化自信的专门人才。大学具有政策、资源、条件的优势,有着振兴和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职责与任务。具有强大的可持续的培养大量的、能够支撑行业产业发展的高端专门人才的绝对优势。因此,探索形成中国特色的建筑教育理念并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建筑业”长期需要的,具有传统建筑文化底蕴和精湛技艺的专门人才培养方法、路径和手段方式,是大学教育的优势。做好这个事情,只要明确自身责任,将认识提高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教育创新的高度,在大学中广泛开展传统建筑教育是可行而又能够实现预期目标的。
2.改革创新专业教育是大学顺应“新时代”发展的人才培养战略调整的任务。传统建筑行业产业的兴起急需大量的专门人才,大学开设相应专业,培养优秀人才能够助力行业兴起的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的顺畅就业。无论文物保护单位,还是古建筑古遗址古街区的保护所需,抑或是推动形成中国特色的建筑与城市的人才规格追求,合格的人才都普遍稀缺。现在急需大量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建筑文化底蕴的、对传统建筑技艺运用自如和对“中国式城乡规划”理念理解深入的专业人才。根据近几年的初步调查,仅“传统建筑保护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每年需求量大约在5000人以上,与此类似的专业人才需求量每年不少于1.5万人。现有培养的传统建筑专业本、专科人才就业供不应求,就业优势十分明显。这样的专业往往能够成为各个大学的优势专业、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开办这样的专业应该是大学教育创新成果的价值取向和“与时俱进”的办学追求。
四、大学开展传统建筑的专业教育理念
1.用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来引导创新相关专业教育教学的顶层设计理念。普利兹克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曾经这样评价王澍:“他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
“中国建筑的未来没有抛弃它的过去。”这是《时代》杂志最认可王澍的理由,另一种认可源自王澍选择建筑材料的“环保”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建筑文化的系统非常完整,其表述明白,对之进行实践也十分容易。其包容性和发展性的力量十分强大,与现代化和新时代以及网络化没有冲突。最优秀的思想观念就是“天人合一”、“普遍联系”、“和谐共生”等;最大的特点就是“技艺形而上的文化性”和“技艺形而下的哲学观念”。做到对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充分尊重与理解,对传统技艺给予认真保护和传承,对现代技术予以充分的掌握,对传统文化的文脉进行准确的把握。大学如何开展传统建筑的专业教育理念也就清晰明了了。
2.拓展学科领域与更新专业设置,清晰定位培养方案与人才规格。南阳理工学院五年制本科层次的“传统建筑保护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是:“培养较为系统的掌握本学科相关中国古建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获得建筑师业务基本训练,能够熟练掌握现代化建筑设计工具,具有较强的中国古建筑设计能力和初步研究能力,同时具有现代建筑设计基本能力的、具有“古今双修”文化修养特征的本科层次高级应用型人才”。立足于开办能够充分传承古建筑文化,具有较高的中国传统建筑和园林的设计知识,系统的建造技术和艺术水平的特色专业;使得学生在文物保护、古建筑技术与艺术传承、传统文化修养等方面的培养目标实现得到切实的保障,过程训练和技术艺术灌输的准确度及其修养达标。对现代建筑体系予以完整的把握和进行过程性训练,充分掌握现代化设计研究工具,进而建立起培养新时代古建筑专家型人才的教育平台。以不变味地传承古建筑与园林文化、技术、艺术为基准,为传统建筑文脉的延续做出教育方面的贡献。探索古建筑和新技术新材料复合的仿古建筑或者“新民族建筑”以及“中国特色建筑”的教育教学方法等。这些应该是传统建筑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内容和人才规格定位的主要目标。
3.重视传统文化素养、传统技艺和现代科学技术并重的综合培养要求。在此特别强调的是,开办这样的专业不是要求完全复古,强调的是振兴优秀传统文化和为古建筑保护以及形成中国特色建筑,培养并提供合格的急需人才。以服务建筑产业行业发展的要求为目的,培养出接地气、有内涵、具特色的现代化专门人才才是办学成果的追求。在重视传统文化素养、传统技艺和现代科学技术并重的综合培养要求的概念下,创新现有的建筑学专业和城乡规划专业以及环境艺术专业的大学教育内容,更新这些专业的培养目标,更新教材体系,改革培养方法,对其人才规格予以重新定位,也是本论的主旨内容之一。
五、结语
梁思成1961年发表于《建筑学报》的“建筑创造的几个重要问题”的第三部分之“传统与革新”中说:“把古代建筑分析解剖,有些材料,手法,作为传统,对今天可能还是有用的”。“继承遗产的整个过程应该是一个‘认识——分析——-批判——-继承——-革新——运用’的过程”。“历史证明,几千年来,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无数不同的建筑风格。什么决定了这些不同的风格呢?今天, 我们的建筑风格应孩是什么样子呢 ?”对于梁思成先生的问题,结合时代发展要求,结合大学的教育任务,结合文化自信的振兴,需要各个大学在开办建筑教育方面立足于中国的、民族的,“以本为本”的进行回答和探索实践,才能够回答的清楚。本论以此为结语。